鄭政誠教授專書論文

近代臺灣教育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兼論中大歷史所師生的研究成果 〉,收錄於皮國立主編,《另一個中央中央大學歷史所與臺灣的史學研究》,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202412月,頁195-223

〈千禧年後的桃園學:國立中央大學的地方學角色扮演〉,收錄於皮國立、楊善堯主編,《史學玩應用臺灣應用史學探究論壇》,新北:喆閎人文工作室20245月,頁70-86

〈國立中央大學的桃園學研究:兼論地方學的發展與期待〉,收錄於李錦旭主編主編,《大學地方學的形塑與發展:從發展史到認識論—2021年第二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227月,頁85-119

〈縱橫四方:桃園市的交通設施與發展歷程〉,收錄於何彩滿、魏立心主編,《桃李成蹊桃園文史藝術與社會研究》,中壢: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2112月,頁55-88

〈藝術的傳播者:臺灣畫廊產業的起飛(1981-1990)〉,收錄於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臺灣畫廊產業史年表(1981-1990)》,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2010月,29-61

〈近代臺灣初等教育中的國語讀本編寫與內容分析〉,收錄於鄭政誠主編,《秉筆治史:賴澤涵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206月,52-83

〈戰後桃園縣各鄉鎮市志編纂的特色與侷限〉,收錄於李力庸主編,《經緯桃園:2018桃園學》,桃園:桃園市政府文化局,20197,頁37-68

〈日治時期臺灣客家族群稱謂的論述與轉換〉,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主編,《近代臺灣史研究的新進展紀念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5,頁539-552

〈論清法戰爭中馬祖列島的角色與地位〉,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主編,《清代臺灣史研究的新進展紀念康熙統一臺灣33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7,頁332-338

〈日治時期臺灣教育會的創立與發展〉,收錄於臺灣省教育會主編,《臺灣省教育會百年發展專刊》,臺北:臺灣省教育會,20143月,頁30-50

〈帝國的師範規訓以殖民地時期的臺南師範學校為例〉,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主編,《臺灣光復六十五週年暨抗戰史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11月,頁546-560

〈觀光與教化日治後期臺灣原住民赴日觀光的實景與判讀〉,收錄於蘇碩斌主編,《旅行的視線近代中國與臺灣的觀光文化》,臺北: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20127月,頁305-340

〈準軍人的養成日治時期臺灣中等學校的軍事訓練〉,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主編,《日據時期臺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11月,頁295-309

〈二戰末期臺南師範學校女子講習科的奮起湖疏散生活〉,收錄於戴文鋒主編,《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II》,臺南:臺南縣政府,20106月,頁175-200

〈從殖民地的治理性看日治時期的臺灣史〉,收錄於陳坤宏主編,《2008~2009跨國學者臺灣文化研究論述系列演講專輯》,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20093月,頁141-170

〈帝國調查事業之統合日治時期臺灣舊慣調查對滿洲舊慣調查事業之著力〉,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主編,《割讓與回歸-臺灣光復六十週年暨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臺海出版社,20088月,頁78-94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清朝行政法規調查的緣由與價值〉,收錄於賴澤涵、朱德蘭主編,歷史視野中的兩岸關係(1895~1945) 》,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6月,頁19-60

〈日治時期淡水河西岸平原上的農業與交通發展〉,收錄於《歷史、地理與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史地系,20046月,頁377-400

〈日治時期的臺灣舊慣調查以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為例〉,收錄於《臺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2月,頁74-130

〈日治時期臺灣高山原住民舊慣調查的開展及其成效〉,收錄於《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成立四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編印,20037月,頁525-571

〈日治初期臺灣舊慣調查事業的開展(1896~1907)〉,收錄於《回顧老臺灣、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合編,20009月,頁225-264